
教学简报
2019年第3期(总第36期)
主办:哈尔滨华德学院教务处 2019年10月30日
目 录
●哈尔滨华德学院2019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要点
●教务处组织进行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初教学检查
●我校举办2019年秋季学期教案观摩活动
●我校召开2019年秋季学期教学系统工作布置会
●我校召开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
●我校举办专业交流月“专业前沿大家侃”活动
●我校举办专业交流月“细话专业”系列活动
●我校举办专业交流月“实践教学中心现场说”活动
●我校召开2019年教学大纲修订工作汇报会
●我校召开《劳动实践课》课程建设研讨会
● 哈尔滨华德学院2019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要点
根据《哈尔滨华德学院2019年秋季学期工作要点》要求,继续按照“解放思想、稳中求进、务实抓细、务求实效”的总体工作要求,扎实抓好教学改革,推进产学结合,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高标准、优质化”做好教学及管理工作。
一、认真落实“大思政”工作方案,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1.以中办、国办最新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继续实施思政课提升计划,上好思政第一课。进一步完善2018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总结“大班集中讲授,小班专题讨论”的经验和不足,2019级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2.推进“课程思政”教改立项建设工作,实行校、院、系三级同步指导、监督、实施落实,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3.重点加强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和管理,从课程内容、教学团队、教学文件、课堂管理、教学方法、教学督导等进行全面改革创新,整体提升教学效果,在“大思政”格局下真正发挥作用。
二、持续推进专业建设和政校企合作,进一步明晰专业发展方向
1.与招生、就业工作协同推进,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和深化政校企产学合作工作。
配合2020年招生宣传需要,采取分别交流的方式,与各专业探讨研究,进一步明晰专业特色和专业亮点,补充短板,为应对高考改革做好基础工作。
“华德-吉利学院”、“华德-昆山学院”、“华德-亿林学院”要制定详细的建设规划,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各专业都要落实校企合作单位,有具体目标和措施,要始终了解和掌握行业企业技术发展前沿,并以此作为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导向,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时间安排:计划9月份到各单位现场讨论研究、各学院提前自行开会研究)
2.各专业对照“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加快落实。形成对照材料,对未完成任务做出实施计划或修改计划。(时间安排:9月份完成)
3.做好省一流专业及省示范专业集群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及落实保障工作。机电学院要从整体建设考虑,在新平台、新起点上围绕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新要求,抓住机遇寻找新的突破点。(时间安排:9月份完成)
4.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思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产学研进一步融合。做好新建专业发展建设和传统专业的提档升级工作。
三、加大课程建设力度,确保建设取得实效
1.以2019年春季期末课程建设工作会议为基础,经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出台课程建设基本要求,各院部系做好落实工作。(时间安排:9月份完成)
2.高质量完成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重点要做好课程内容更新、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交叉、做好课程衔接。按照层层负责的基本程序:课程负责人撰写初稿,系(教研室)讨论后向院(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汇报,学院(部)进行论证,给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后定稿。最后向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汇报修订过程及结果,审定后装订成册。(时间安排:1—5周院安排,7周学校审定)
3.第三批重点建设课程立项评审及建设工作,要求各门实践课要有新意、有创新、与行业岗位需求对接。(时间安排:3-4周)
4.启动新一轮课程评估,利用审核评估前的四个学期完成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所有课程的评估工作,推动课程建设取得实效。
本学期完成2017级第四学期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评估,方法采用系(教研室)自评、院(部)审核形成自评报告、学校检查提出整改意见、院部提出整改方案、学校对整改结果跟踪检查的闭环系统。(时间安排:计划10--11月份)
5.推进网络课程建设,购买教学平台和部分课程,立项录制校内MOOC,并争取大范围推广使用。
四、提高教师培养力度,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1.做好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落实好青年教师导师制。
2.加强专兼职教学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提高教学管理能力。
3.开展教师节表彰活动,实施教师宣誓制度。
五、从学校整体建设考虑加快实验室新建和改建,提升办学实力
1.已经过学校论证通的实验室建设计划,加快建设速度。
2.重点论证和实施如下几个实践中心建设:西门子智慧工厂、亿林数据实训中心、焊接实训中心改造、吉利学院实训中心
六、完善教学管理及教学资源管理,更好适应新发展要求
1.针对教师不坐班、英才班建设、校企共建专业、校外游学等情况,在教师管理、教学资源配置、课程置换、成绩管理等方面的新问题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
2.细化所有校外实习管理制度,对实习指导教师、过程指导、考核要求等方面做既灵活又规范的建议,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3.出台《“百名研究生计划”管理办法》,统筹管理考研工作,强化学院的管理主体作用,建立院长主抓,系主任和责任班导师具体负责学生指导帮助,教务处、学工处、图书馆等相关职能部门全力保障的有效工作格局。
4.制定英才班建设教学管理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师资配备、教学方法改革、教学
条件、教学保障等具体措施,全面跟踪和提高英才班的教学质量。
七、完成各种报表,特别是协同校办高质量完成教学状态数据库的填报及教学质量报告的撰写工作。
八、按“高标准、优质化”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和运行、军训、四六级考试等常规工作。
● 教务处组织进行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初教学检查
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教务处于2019年8月22日至8月30日组织进行了教学检查。此次教学专项检查的形式为主管校领导与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相关人员组成检查组,开课前对各学院、部开课准备情况及实验设施的准备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对教案、教学日历教学大纲进行集中检查。各学院、部组织教学管理人员组成检查组,开课前对教学各方面准备情况进行严格全面的自查,开课后对全院各教学班课堂进行现场教学检查,检查教师和学生到课情况及上课状态,并作好了书面记录,提交了自查报告。报告中详细列举了所有被查教案的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的教案制定了严格的整改措施,中期将再次复查。
通过此次教学检查发现,目前总体教学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全校上下齐心协力,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达到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目的,为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开好头,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 我校举办2019年秋季学期教案观摩活动
8月22日,我校在图书馆五楼大厅开展2019年秋季学期教案观摩活动。本次观摩活动由教务处组织,主要对本学期开课教师的近百本手写教案进行展示。校领导顾德库、顾鹂鸣、赵传军、关晓冬、李长威出席活动。全体教师到场进行了观摩学习。
教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材料,是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的一定体现,也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本次展出的每一本教案都是教师们在暑假认真备课的成果。参加观摩的教师认真的翻看着教案,并彼此交流学习,纷纷表示受到了启发,获益匪浅。
活动中,顾德库校长细致翻阅了每一本教案,对新学期教学准备情况高度重视。学校督导组在观摩现场召开了评议会,对展出的手写教案撰写情况进行了点评,教学督导们纷纷表示本学期教师的教案规范性较好,质量有明显提高,并从突出专业特色、课程特色等角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本次活动较好的展现了我校教师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和认真的备课态度,达到了相互学习与交流的目的,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 我校召开2019年秋季学期教学系统工作布置会
8月22日,我校2019年秋季学期教学系统工作布置会在报告厅召开。校领导赵传军、关晓冬、顾鹂鸣、李长威出席会议。教学系统全体教学管理干部参加会议。
会上,关晓冬副校长结合我校2019年秋季学期工作要点,按照“解放思想、稳中求进、务实抓细、务求实效”的工作要求,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及教学管理新模式的基础上,详细布置了“认真落实大思政工作方案、持续推进专业建设和政校企合作、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提高教师培养力度、加快实验室新建改建和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及教学资源管理”等六大方面的重点工作。她要求,各级教学管理干部要严格按照质特工程中制定的各岗位职责、任务、标准开展和评价工作;要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紧跟行业发展建专业;各级教学单位要整体加强学习、沟通和交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人才,把人才留住。
本次会议为秋季学期教学工作的开展指明了重点和方向,并为后续全校整体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倒计时迎接审核评估工作奠定了基础。
● 我校召开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
9月9日,我校在多功能会议室召开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学校创办人、校长顾德库,副校长关晓冬出席会议。素质教育教研室全体教师和思政教研部、教务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关晓冬副校长针对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及考核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主任邵春凤老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会上作了集体备课的经验分享。教务处处长刘政宇对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材料的撰写及执行进行了指导,对备课、辅导、考核等教学过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标准及要求进行了重申和强调。
顾德库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我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始终紧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具备了较明显的华德特色。大家首先要充分认识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培养的作用和意义,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资质,端正态度,有事业心和使命感,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讲究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他要求大家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华德理念,弘扬华德文化精神,将理论知识与学校理念融合,引导学生爱校、荣校,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我校举办专业交流月“细话专业”系列活动
9月,我校举办了“细话专业”系列活动,以学院为单位共举办了8个专场,就专业方向、专业特色、专业亮点、校企合作目标与任务以及如何深化等方面进行系列研讨,同时相关专业也参加交流,加强专业之间相互了解,推进交叉融合。
与会校领导就专业建设整体思路、专业特色的凝练、专业认可度的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化、教学方式的改革等方面对各专业给出了指导意见,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各学院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鼓励全体教师继续努力、解放思想、放宽思路、开拓眼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从多视角、多渠道发展校企合作,重视校企合作与学院建设的辩证关系,从而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细话专业”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各学院教师拓宽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为今后各学院更好的贯彻落实“招生-培养过程-人才输出”闭环联动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产教融合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我校举办专业交流月“实践教学中心现场说”活动
9月5日,我校专业交流月“实践教学中心现场说”活动在教一307室举行。常务副校长顾鹂鸣、副校长关晓冬、校长助理李长威出席活动。校办、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相关人员和各学院教学副院长、实践教学中心主任、实验室管理员参加活动。
会上,教务处处长刘政宇对实践教学中心主任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明确了实践教学中心主任的职责和任务。随后,全体参会人员一同参观了我校13个实践教学中心,开始了实践教学中心现场说活动。所到每一个实践教学中心,实践教学中心主任都详尽地介绍了本实践中心的基本情况、管理模式、中心特色、以及服务专业等情况,并参观了部分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室。
顾鹂鸣副校长和关晓冬副校长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要求各实践教学中心主任要熟悉本岗位工作,熟悉实验室和设备情况,熟悉实验实践课程,加强实验室建设和规范管理,突出华德特色,为专业建设和发展做好支撑和服务。
过此次交流活动,使各实践教学中心主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对其它实践中心的基本情况和管理模式有了深入了解,拓宽了管理思路,为今后各实践中心的互相学习、借鉴、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我校举办专业交流月“专业前沿大家侃”系列活动
9月16日-20日, 我校共举办了3场“专业前沿大家侃”活动专场,分别以“中国制造2025”、“5G新挑战与人工智能”和“新文科、新思维”为主要交流内容,各个专业的教师积极分享对以上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并就这些专业前沿发展态势对我校各专业建设发展的影响展开热烈的研讨,通过此项活动,碰撞出了很多关于专业融合共建的火花,较大的提升了老师们对专业发展趋势的认识水平。
● 我校召开2019年教学大纲修订工作汇报会
10月8日,我校2019年教学大纲修订工作汇报会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校领导顾德库、顾鹂鸣、赵传军、关晓冬、李长威出席会议。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以及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关晓冬主持。
会上,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别听取了各院、部汇报的2019年教学大纲修订情况。汇报人围绕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版)中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原则、修订过程、问题及解决措施和修订结果进行了细致的汇报。各位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针对汇报的内容给予了指导性、建设性意见。
顾德库校长指出,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版)是第四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后的重要教改成果,标志着各学院、专业的定位和走向。他强调,各专业应该一方面依据原有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参照国标进行修订;另一方面要求新求变,做到交叉融合,宏观上要全方位考虑各种因素。他勉励大家,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做名副其实的教授、专家,学术上要有造诣、有成果,让自己的人生闪光,不断培养出让自己骄傲的学生。
● 我校召开《劳动实践课》课程建设研讨会
为进一步促进劳动实践课课程管理的规范性,打造具有华德特色的素质课程,10月23日,我校《劳动实践课》课程建设研讨会在行政楼多功能室举行。副校长关晓冬出席会议。教务处、图书馆、公寓、后勤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各学院大一、大二年级辅导员参加研讨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刘政宇主持。
会上,刘政宇处长详细解读了《哈尔滨华德学院< 劳动实践课>课程管理规定》,强调了劳动实践课开设的目的、意义及要求。研讨过程中,参与劳动实践课课程的辅导员、图书馆、公寓、后勤等部门的负责老师纷纷表示,课程管理规定的制定和执行对劳动实践课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本学期的课程效果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也都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针对课程建设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
关晓冬副校长在研讨会上表示,相信在教务处和其他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把劳动实践课建设成为我校的一门特色课程,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们都能够做到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并在劳动中成长。
送:学校领导 发:各学院院长、副院长、助理,各系主任、副主任,教研部主任、副主任,各行政部门负责人 |
策划:刘政宇 电话:0451-51811577 编辑:黄磊 电话:0451-51811513